科技赋能拧紧中国农业“水龙头”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3-27
新华社记者 王学涛 柴婷 吃过早饭,原波波开着私家车来到田间地头。拧开关、拉闸,黄河水就从立杆喷头撒向绿油油的麦田。 50岁的原波波是山西省芮城县农民。受传统灌溉时间长、

新华社记者 王学涛 柴婷

吃过早饭,原波波开着私家车来到田间地头。拧开关、拉闸,黄河水就从立杆喷头撒向绿油油的麦田。

50岁的原波波是山西省芮城县农民。受传统灌溉时间长、用水多、有盲区、人工费用高等问题困扰,他去年投资30多万元安装了节水灌溉设备。

“浇170亩地的时间从15天压缩到2天半,一年节省人工费2.5万元、水费4万元,节水约16万方。”原波波算了一笔账。

这种通过科技由“浇地”到“浇作物”灌溉方式的转变,是中国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缩影。

3月21日,山西省芮城县农民胡天妮在自家智慧农场用手机控制浇灌。 新华社记者 王学涛 摄

根据2021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2021年全国用水总量为5920.2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3644.3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61.5%。农业节流意义重大。

几十年来,中国各地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渠道防渗、喷灌、管灌、滴灌等各种节水技术,使水资源利用方式发生深层次变革。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的最新消息显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2年的0.516提高到2022年的0.572。

“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引进滴灌技术,到多地自主研发节水农业相关技术设备,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节水优先’治水方针,都表明我国拧紧农业‘水龙头’的决心。”新疆农垦科学院农田水利与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员陈云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多年来坚持不懈推动节水农业发展,兵团以大田滴灌节水技术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已达2000多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八成以上,年节水量超过10亿立方米。

实践证明,节水农业技术比传统的大水漫灌具有省水、省时、省钱、增产等特点,但由于高效节水农业投资大、技术要求较高,更适合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随着中国土地流转制度不断深入和新型职业农民增多,节水农业推广更加顺畅。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