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年度头条:政策频出,常锋无人机成重大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7-03 10:18
在国内某些投资人看来,未来十余年,无人机会变得和火车、汽车一样普遍。

  在国内某些投资人看来,未来十余年,无人机会变得和火车、汽车一样普遍。但现实是,国内大大小小的无人机企业,眼下已经把市场挤成了一线城市的早高峰地铁。在经历2015年的火热、2016年的冷静后,整个2017年,不少无人机企业开始转型、升级,进入略显痛苦的“修炼内功”阶段。

  2017年,工业应用成为无人机行业的新增长点。无人机以更快的速度,更广泛地应用于农林植保、物流运输、地质巡检……当然,也包括外卖配送。与之相应,一系列针对无人机的行业政策,也在这一年密集出台。

  一方面,从行业标准的出台,到实名制注册的实行,对无人机行业的监管正愈发严格,行业规范趋于完善。

  另一方面,从到地方,各级政府对行业的扶持政策纷纷落地,其条款也更加具体,比如,工信部《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具有大载重、长航时优势的机型和项目。

  以下是无人机的年度事件和关键词。它们关乎荣耀、幸运和机遇,也直面挑战、痛点和困境。

  《无人机围栏》和《无人机云系统接口数据规范》出台

  民航局发布《无人机围栏》和《无人机云系统接口数据规范》,前者首次明对无人机围栏进行分类,后者首次规定轻小型民用无人机系统与无人机云系统之间的传输数据要求、数据加密要求、编码规则和性能要求。由此,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出台此种行业标准的。

  无人机亮相建军90年大阅兵

  2017年夏天,在纪念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式中,由西北工业大学研发、生产的三种型号无人机组成的无人机方队公开亮相。

  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7年底,工信部官网刊发《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民用无人机在农林植保、物流快递、安全巡查、地理测绘等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并提出目标:至2020年,我国民用无人机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消费类无人机技术保持国际领先,行业应用类无人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一批行业应用类无人机国际知名企业。

  常锋无人机入选工信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贴项目名录》

  目前,全球已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如火如荼。在《制造2025》的框架下,工信部发布2017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工作拟补助项目》。凭借自主研发的植保无人机在续航、载重两个指标的革命性突破,深圳常锋无人机成为唯一符合补贴要求的项目,顺利入选名录,同时成为国内无人机领域唯一入选的项目。该公司曾研发出全球第一款燃油直驱多旋翼无人机,目前积累的专利技术包括油动直驱无人机、变桨距无人机、混合动力无人机及配套装置、控制方法等。

  农业植保无人机“补贴”政策出台

  2017年秋,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广东、安徽、湖南等6个省(市)为试点,开展以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的工作,加速无人机在农业植保这一领域的成熟落地。

  民航局政策要求部分无人机“实名制注册”

  针对层出不穷的“黑飞”事件,一系列针对性措施陆续出台:国务院、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出台《无人驾驶航空器专项整治方案》。民航局于2017年初夏发布政策,自6月1日起对“最大起飞重量”250克以上的无人机实施拥有者实名注册,否则后续无人机的飞行将被视作非法。

  大公司抢占无人机空运网

  年内,京东、苏宁、顺丰分别在陕西、江苏、安徽、浙江、云南等多个省份的城市郊区和农村山区,开辟定期航线,使用无人机运送货物,赚得眼球的同时,也开始面对运营成本、机型适配、飞行监管等一系列属于全行业的挑战。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